茂鴻電力

茂鴻報報-本週產業要聞

本週產業要聞連結: 1. 茂鴻電力陽光綠芽計畫–能源教育從小紮根,點亮下一代的永續希望 2. Meta再簽綠能 […]

台積電推動RE100,茂鴻電力以自營電廠助攻企業接軌綠電需求

RE100 renewable energy

作為半導體產業龍頭,台積電(TSMC)不僅加入RE100,更主動將100%再生能源使用目標提前至2040年(TSMC,2024),展現出企業對永續發展與全球減碳責任的高度承諾。台積電也持續支持全球低碳轉型政策,不斷精進各項節能減碳行動,本月3日股東會上魏哲嘉董事長暨總裁也強調:「可以買得到的綠電一定買,政府政策一定支持」(工商時報,2025),期望透過穩定的綠電機制與政策環境,建構與世界接軌的淨零生態體系。

台電RE30 低碳電力開賣! 茂鴻電力取得售電執照,穩供綠電與再生能源憑證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於2025年6月1日正式推出「RE30」低碳電力產品,旨在協助企業達成再生能源使用目標,特別是因應2026年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上路的出口製造商,以及有ESG永續目標需求的企業。
在國際供應鏈日益重視 ESG 與碳足跡揭露的趨勢下,茂鴻電力已正式取得售電業執照,並憑藉集團自有電廠優勢,無需仰賴外部媒合平台,即可即時供應綠電與再生能源憑證(T-REC),滿足企業對永續能源的即時與長期需求。

邁向2030碳中和 蘋果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超過60%

邁向2030碳中和 蘋果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超過60%

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前,蘋果公司(Apple)宣布,以2015年為基準,蘋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已減少超過60%,為蘋果邁向2030年全面碳中和目標的其中一環。

擴大以氣換煤,2035 年綠能配比 36%、燃氣 54%、燃煤剩 9%

擴大以氣換煤,2035 年綠能配比 36%、燃氣 54%、燃煤剩 9%

總統府1月 23 日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六大部門分別報告減碳行動計畫。經濟部次長連錦漳指出,能源部門以供給面開源、需求面節流力行減碳,能源配比方面,逐年擴大綠能、以氣換煤力道,2030 年綠能配比達 30%、燃氣49%、燃煤 20%,2035 年綠能擴大至 36%、燃氣 54%,屆時燃煤發電比重僅剩個位數 9%。

AI 資料中心引發能源危機,企業挑戰與轉型何去何從?

AI 資料中心引發能源危機,企業挑戰與轉型何去何從?

AI 快速發展,全球資料中心的能源需求也面臨前所未有挑戰。JLL 最新報告,到 2029 年資料中心用電需求翻倍,急劇擴張考驗能源產業的承載極限。到 2027 年,可能有半數新 AI 伺服器面臨供電不足困境。

德國2024年碳交易收入創新高 增33.4億氣候經費

德國2024年碳交易收入創新高 增33.4億氣候經費

德國碳排交易管理局(DEHSt)表示,2024年德國的碳排放交易收入創下185億歐元(約新台幣6275億)歷史新高,比2023年增加約1億歐元(約新台幣33.4億)。
德國碳交易收入將用於支持國內資助建築翻新、電動車基礎設施和工業脫碳等措施的「氣候與轉型基金」。

2024 年能源轉型投資創新高,69 兆元湧入再生能源

2024 年能源轉型投資創新高,69 兆元湧入再生能源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分析,全球低碳能源轉型方面的投資,去年達到創紀錄的2兆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9兆元),但為實現國際氣候目標,仍需要遠超這個數字的資金。
BNEF指出,電動車、再生能源和電網去年皆吸引創紀錄的投資額。BNEF高層艾柏特.張(Albert Cheung,音譯)表示:「儘管面臨政治環境不穩定且利率處於高點,我們的報告顯示,過去幾年能源轉型的成長仍相當可觀。」

中研院宣布突破高效太陽能關鍵技術,國產下世代太陽能電池效率突破31%!

中研院宣布突破高效太陽能關鍵技術,國產下世代太陽能電池效率突破31%!

中研院宣布突破高效太陽能關鍵技術,國產下世代太陽能電池效率突破31%!
中央研究院攜手國內頂尖學者組成下世代太陽能電池研發團隊,整合來自中研院、成功大學、清華大學、明志科技大學等高效太陽能光電技術的研究專長。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研究團隊以2年的時間成功開發出光-電轉換效率超過31%的下世代(疊層式鈣鈦礦/矽基)太陽能電池元件,這較目前市售最新太陽能電池產品高出3成以上;如果與早期佈建的太陽能發電裝置相比,效率提高接近5成。

300 任務啟動!投資 350 億美元,加速非洲太陽能革命,六年內讓 3 億人通電

300 Mission Launched

300任務啟動!非洲電力革命:投入350億美元,六年內讓3億人通電
非洲史上最大電力投資案「300任務」(Mission 300),由世界銀行與非洲開發銀行發起,總投資預計達900億美元(約新台幣2.96兆元),擴大非洲的電力供應、擴展電力覆蓋範圍,期望在六年內讓3億人獲得電力。資金來源包括多邊發展銀行、發展機構、金融機構、私人企業及慈善基金會。

免費專人評估

從專案申請 ▶ 系統架設 ▶ 長期維護的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