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2030碳中和 蘋果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超過60%

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前,蘋果公司(Apple)宣布,以2015年為基準,蘋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已減少超過60%,為蘋果邁向2030年全面碳中和目標的其中一環。
擴大以氣換煤,2035 年綠能配比 36%、燃氣 54%、燃煤剩 9%

總統府1月 23 日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六大部門分別報告減碳行動計畫。經濟部次長連錦漳指出,能源部門以供給面開源、需求面節流力行減碳,能源配比方面,逐年擴大綠能、以氣換煤力道,2030 年綠能配比達 30%、燃氣49%、燃煤 20%,2035 年綠能擴大至 36%、燃氣 54%,屆時燃煤發電比重僅剩個位數 9%。
AI 資料中心引發能源危機,企業挑戰與轉型何去何從?

AI 快速發展,全球資料中心的能源需求也面臨前所未有挑戰。JLL 最新報告,到 2029 年資料中心用電需求翻倍,急劇擴張考驗能源產業的承載極限。到 2027 年,可能有半數新 AI 伺服器面臨供電不足困境。
德國2024年碳交易收入創新高 增33.4億氣候經費

德國碳排交易管理局(DEHSt)表示,2024年德國的碳排放交易收入創下185億歐元(約新台幣6275億)歷史新高,比2023年增加約1億歐元(約新台幣33.4億)。
德國碳交易收入將用於支持國內資助建築翻新、電動車基礎設施和工業脫碳等措施的「氣候與轉型基金」。
2024 年能源轉型投資創新高,69 兆元湧入再生能源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分析,全球低碳能源轉型方面的投資,去年達到創紀錄的2兆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9兆元),但為實現國際氣候目標,仍需要遠超這個數字的資金。
BNEF指出,電動車、再生能源和電網去年皆吸引創紀錄的投資額。BNEF高層艾柏特.張(Albert Cheung,音譯)表示:「儘管面臨政治環境不穩定且利率處於高點,我們的報告顯示,過去幾年能源轉型的成長仍相當可觀。」
中研院宣布突破高效太陽能關鍵技術,國產下世代太陽能電池效率突破31%!

中研院宣布突破高效太陽能關鍵技術,國產下世代太陽能電池效率突破31%!
中央研究院攜手國內頂尖學者組成下世代太陽能電池研發團隊,整合來自中研院、成功大學、清華大學、明志科技大學等高效太陽能光電技術的研究專長。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研究團隊以2年的時間成功開發出光-電轉換效率超過31%的下世代(疊層式鈣鈦礦/矽基)太陽能電池元件,這較目前市售最新太陽能電池產品高出3成以上;如果與早期佈建的太陽能發電裝置相比,效率提高接近5成。
300 任務啟動!投資 350 億美元,加速非洲太陽能革命,六年內讓 3 億人通電

300任務啟動!非洲電力革命:投入350億美元,六年內讓3億人通電
非洲史上最大電力投資案「300任務」(Mission 300),由世界銀行與非洲開發銀行發起,總投資預計達900億美元(約新台幣2.96兆元),擴大非洲的電力供應、擴展電力覆蓋範圍,期望在六年內讓3億人獲得電力。資金來源包括多邊發展銀行、發展機構、金融機構、私人企業及慈善基金會。
韓國把太陽能板變透明!發電效率提升10倍,摩天大樓、手機螢幕都能用!

韓國仁川大學科研團隊近日成功研發出新一代透明太陽能電池,他們採用二氧化鈦(TiO₂)與氧化鎳(NiO)兩種環保半導體材料,不僅能吸收紫外線發電,還具備極高的透明度。
專家指出,與傳統太陽能板相比,透明太陽能技術具備多項優勢。首先,傳統太陽能板往往需要大面積土地來安裝,而這項新技術能夠直接整合至現有建築,如窗戶、摩天大樓玻璃幕牆,甚至是手機螢幕都能使用。其次,它還具備方便安裝、維護便利等優點,使其能無縫融入現有建築設計中,提供穩定綠能供電。
元太智慧公車站牌電子紙,太陽能供電 100% 採再生能源

電子紙廠元太科技除已提前達成全球營運據點 59% 電力耗用來自於再生能源,並推出應用於智慧公車站牌的電子紙,結合太陽能供電設備,實現 100% 使用再生能源。
元太說明,推出100%使用再生能源的智慧公車站牌電子紙,無需接入電力公司電力,成為推動全球淨零碳排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更是全球首項榮獲國際暗空協會(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IDA)認證的顯示技術,相較於紙張與液晶顯示器(LCD),展現更顯著的節能與低碳效益。
天然氣大漲,埃及力拚太陽能拯救能源需求

天然氣大漲,埃及力拚太陽能拯救能源需求
埃及的電力來源,將近 9 成都是來自化石燃料火力發電,以天然氣為主,占高達 8 成,近年來國際天然氣價格水漲船高,讓埃及苦不堪言,甚至因而陷入外匯與貨幣危機,夏季用電高峰時期也只能分區限電,為了從泥淖中脫困,埃及積極尋求能源轉型、自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