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鴻電力

工廠屋頂太陽能5大注意要點,專家告訴你怎麼選擇最適合你!

工廠屋頂太陽能5大注意要點專家告訴你怎麼選擇最適合你-FU

工廠屋頂太陽能系統前首先需要了解建造類型,我們需要選擇適合工廠屋頂的棚架式或平鋪式系統。其次是營運模式,需要在自建投資和出租屋頂之間做出選擇,了解各自的利弊。

此外,還要全面評估太陽能屋頂的優缺點,從隔熱效果到初期建置成本等方面做出考量。

工廠屋頂太陽能5大注意要點專家告訴你怎麼選擇最適合你-3

棚架式太陽能屋頂適合RC結構屋頂

棚架式系統通常是在RC屋頂上架設鋼結構支架,將太陽能板安裝在支架上。這種方式可以調整太陽能板的角度,將光照利用率最大化。

  • 大型工廠:擁有廣闊的屋頂空間,可以充分利用棚架式的高效能優勢。
  • 需要最大化發電效率的場所:可以調整太陽能板角度,獲得最佳光照效果。
  • 炎熱地區:通風良好的棚架式設計有助於降溫,提高發電效率。

優點

  • 高效能:可調整角度以獲得最佳光照,提升發電效率。
  • 通風良好:支架設計允許空氣流通,有助於降溫和提高系統效率。
  • 廠內降溫:因有太陽能板阻絕陽光直射樓地板,故能降低室內溫度3-5度。

缺點

  • 成本較高:需要額外的鋼構支撐,增加了初期建設成本。
  • 外觀要求:部分富有設計感的公司廠房可能對外觀一致性有較高要求,可能需要事先以3D渲染圖進行模擬。
工廠屋頂太陽能5大注意要點專家告訴你怎麼選擇最適合你-2

平鋪式太陽能適合浪板屋頂工廠

平鋪式系統則是將太陽能板直接安裝在屋頂的浪板表面,通常適用於平坦或輕微傾斜的屋頂。
  • 浪板型屋頂工廠:平鋪式系統成本較低,適合浪板屋頂工廠安裝。
  • 建築外觀要求高的場所:平鋪式系統整體外觀簡潔,適合對建築美觀有要求的工廠。
  • 施工期短的項目:平鋪式系統安裝簡單快速,適合需要快速投入使用的工廠。

優點

  • 成本較低:結構簡單,減少了鋼構成本和安裝費用。
  • 安裝快速:直接安裝在鐵皮浪板上,施工時間短。
  • 廠內降溫:因有太陽能板阻絕陽光直射樓地板,故能降低室內溫度3-5度。

缺點

  • 光照利用率低:固定角度無法調整,可能影響發電效率。
  • 通風差:平貼屋頂安裝,散熱效果不如棚架式。
  • 適用性有限:不適合有大角度傾斜或不規則的屋頂。
工廠屋頂太陽能5大注意要點專家告訴你怎麼選擇最適合你-05

太陽能屋頂建造類型

在選擇太陽能屋頂的營運模式時,自建投資和出租屋頂是兩種主要選擇。每種模式都有其利弊,適合不同類型的工廠屋主。

自建投資太陽能屋頂

投資者需親自參與項目的建設和管理,以創造或改善資產並獲得長期收益。自建投資的優點在於自主性強和潛在回報高,但也面臨資金需求大、風險高和管理複雜等挑戰。

出租屋頂設置太陽能

出租屋頂的優點在於可以充分利用閒置空間並創造額外收益,但需要考慮結構安全、法律合規和使用者需求等因素。

 

自建投資

出租屋頂

建置成本

維運成本

現金收益

較少

建置太陽能工廠屋頂優缺點

優點

缺點

節省電力成本

初期建置成本高

減少碳排放量

需定期維護和保養

利用閒置空間

天氣依賴性

政府各種補貼措施

屋頂結構要求

穩定的收入來源

無法完全滿足高耗能工廠的全部電力需求

工廠屋頂太陽能5大注意要點專家告訴你怎麼選擇最適合你-06

工廠屋頂太陽能安裝前的自我評估

屋頂面積最好要20坪以上,不然面積太小會導致發電成效低,投資難有回收效益。

如建物位置容易受到周圍高物遮蔽,將導致日照不足,就算蓋太陽能電廠,也無法發揮發電效益。

建物本身須為合法建築,有建物權狀、使用執照,如有違建(頂樓加蓋、鐵皮屋頂)則可以看「違建評估」。

免費獲得工廠屋頂完整評估

更多消息
ECO
太陽能板真的有毒嗎?認識它,了解它,不怕它
在德國,太陽能是自1990年代開始帶領國家邁向能源轉型的先驅;在美國,它是大型電網及家庭自主發電的象徵;在日本,太陽能在2000年代蓬勃發展,與建築及自然和諧共存;在許多國家,發展太陽能,是提升能源自主,為國家注入永續動力的重要措施。 在台灣,太陽能同樣為我們點亮未來。然而,這些正面、積極的價值,卻時常被『太陽能板有毒』的傳聞所掩蓋。當國際社會持續前進,我們需要以開放的心態與科學的視角,重新認識這項重要的綠色科技。
茂鴻報報-本週產業新聞 2025/08/15
1.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如何轉化為企業升級的動力? 2. 澳洲這樣省電費:政府補助家用電池 目標100萬個家庭有電池 3. 山屋也要電力自主化!玉山瓦拉米山屋太陽能升級 惡劣天氣也能供電10天 4. ​​​​​​​Google的「全天候無碳能源」大計想靠他!義大利新創Energy Dome的CO2儲能電池是什麼? 5. 實踐綠色金融 永豐綠能融資上看1,620億 6. 北台首見!文化大學打造光電風雨走廊 每年可減碳三百公噸
我是圖片01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如何轉化為企業升級的動力?
全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推行,清晰地向台灣企業傳達了一個訊息:綠色轉型,已不再是選擇題,而是關係到未來競爭力的生存題。 台灣也準備推出自己的版本「台版 CBAM」,環境部預計從 2026 年 1 月起,就會要求企業開始「試申報」產品的碳排放數據,申報格式與歐盟規範一致。這段時間不會課費,主要是幫助企業熟悉整個流程,包括資料收集、計算邏輯、報表繳交與驗證機制。這就像模擬考一樣,讓企業先練習,再進入正式制度,有助於提升整體碳管理能力,也避免臨陣磨槍。 面對這股綠色貿易新浪潮,企業必須把握正式實施前的時間,而非駐足觀望。為了將CBAM的衝擊降到最低,並在全球市場中站穩腳跟,我們必須積極應對。這不僅包括從內部製程優化、新材料研發等面向著手,更有一條最直接且高效的路徑,能迅速為企業增加轉型籌碼:建置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 建置並採用太陽光電,不僅能有效降低產品的碳排放強度,直接減少未來可能面臨的CBAM成本,更能彰顯企業對環境永續的承諾,提升品牌形象與國際競爭力。這不僅是符合法規的要求,更是企業邁向永續發展、把握全球綠色商機的關鍵一步。 現在,正是台灣企業擁抱綠色能源,為未來加碼的最好時機。
免費專人評估

從專案申請 ▶ 系統架設 ▶ 長期維護的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