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鴻電力

台積電推動RE100,茂鴻電力以自營電廠助攻企業接軌綠電需求

RE100 renewable energy
在全球碳中和與綠色供應鏈浪潮下,台灣企業積極響應RE100倡議。作為半導體產業龍頭,台積電(TSMC)不僅加入RE100,更主動將100%再生能源使用目標提前至2040年(TSMC,2024),展現出企業對永續發展與全球減碳責任的高度承諾。台積電也持續支持全球低碳轉型政策,不斷精進各項節能減碳行動,本月3日股東會上魏哲嘉董事長暨總裁也強調:「可以買得到的綠電一定買,政府政策一定支持」(工商時報,2025),期望透過穩定的綠電機制與政策環境,建構與世界接軌的淨零生態體系。

然而,台灣整體綠電供給量仍遠落後於RE100企業的成長速度。根據RE100台灣報告指出(RE100,2024),截至2024年底,全台僅有不到5%的綠電流向RE100會員,顯示科技業雖有強烈需求,卻面臨國內綠電市場供應量不足、成本競爭不足等問題(經濟日報,2024)。這不僅衝擊以出口為導向的科技大廠,也可能拖累整體產業鏈,包括材料、封裝測試、IC設計等中下游企業,難以達到國際客戶要求的碳足跡門檻,甚至面臨訂單外移、ESG評級下滑與碳關稅衝擊。

為協助企業有效取得穩定且合規的綠電資源,茂鴻電力正式取得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成為少數擁有自有太陽能發電廠的售電商之一。茂鴻電力目前在南部多處場址已佈建太陽能發電系統,具備穩定且可預測的發電能力。茂鴻電力的綠電來源皆可溯至自營場域,具備高度透明性與一致性,能有效降低企業碳盤查與RECS(再生能源憑證)審計風險。

茂鴻電力提供企業電力採購協議(Corporate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為企業專案客製再生能源計畫服務,有綠電採購需求的科技製造業、品牌商及出口導向企業皆可直接與茂鴻電力聯繫合作,一齊攜手推動台灣邁向再生能源國家,打造具韌性與永續競爭力的產業未來。

Reference:
台積電(2024)。112年度ESG報告書
工商時報(2025)。台積電要自己蓋綠電?魏哲家:綠電需求大、全力支持政策
RE100(2024) 。Taiwan Market Report 2024
經濟日報(2024)。報告:台電買下國內多數綠電 RE100會員採購量僅5%

更多消息
ECO
太陽能板真的有毒嗎?認識它,了解它,不怕它
在德國,太陽能是自1990年代開始帶領國家邁向能源轉型的先驅;在美國,它是大型電網及家庭自主發電的象徵;在日本,太陽能在2000年代蓬勃發展,與建築及自然和諧共存;在許多國家,發展太陽能,是提升能源自主,為國家注入永續動力的重要措施。 在台灣,太陽能同樣為我們點亮未來。然而,這些正面、積極的價值,卻時常被『太陽能板有毒』的傳聞所掩蓋。當國際社會持續前進,我們需要以開放的心態與科學的視角,重新認識這項重要的綠色科技。
茂鴻報報-本週產業新聞 2025/08/15
1.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如何轉化為企業升級的動力? 2. 澳洲這樣省電費:政府補助家用電池 目標100萬個家庭有電池 3. 山屋也要電力自主化!玉山瓦拉米山屋太陽能升級 惡劣天氣也能供電10天 4. ​​​​​​​Google的「全天候無碳能源」大計想靠他!義大利新創Energy Dome的CO2儲能電池是什麼? 5. 實踐綠色金融 永豐綠能融資上看1,620億 6. 北台首見!文化大學打造光電風雨走廊 每年可減碳三百公噸
我是圖片01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如何轉化為企業升級的動力?
全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推行,清晰地向台灣企業傳達了一個訊息:綠色轉型,已不再是選擇題,而是關係到未來競爭力的生存題。 台灣也準備推出自己的版本「台版 CBAM」,環境部預計從 2026 年 1 月起,就會要求企業開始「試申報」產品的碳排放數據,申報格式與歐盟規範一致。這段時間不會課費,主要是幫助企業熟悉整個流程,包括資料收集、計算邏輯、報表繳交與驗證機制。這就像模擬考一樣,讓企業先練習,再進入正式制度,有助於提升整體碳管理能力,也避免臨陣磨槍。 面對這股綠色貿易新浪潮,企業必須把握正式實施前的時間,而非駐足觀望。為了將CBAM的衝擊降到最低,並在全球市場中站穩腳跟,我們必須積極應對。這不僅包括從內部製程優化、新材料研發等面向著手,更有一條最直接且高效的路徑,能迅速為企業增加轉型籌碼:建置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 建置並採用太陽光電,不僅能有效降低產品的碳排放強度,直接減少未來可能面臨的CBAM成本,更能彰顯企業對環境永續的承諾,提升品牌形象與國際競爭力。這不僅是符合法規的要求,更是企業邁向永續發展、把握全球綠色商機的關鍵一步。 現在,正是台灣企業擁抱綠色能源,為未來加碼的最好時機。
免費專人評估

從專案申請 ▶ 系統架設 ▶ 長期維護的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