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住宅是陽光與美學交織的微型詩篇,那麼城市裡的企業總部與公共建築,就是永續發展與城市建築的設計協奏曲。在寸土寸金的都市叢林中,採用太陽能板來妝點建築立面,讓建築與陽光共構,結合綠植、融入陽光、混和光線。陽光,成為城市的肌理,注入光明、溫暖與能量。我們將探索這些令人驚嘆的城市建築案例,看太陽能如何讓剛硬冷冽的建築,重新定義並為其充滿生命力。
文章綱要
城市的永續地標
• 台灣:高雄世運場館
高雄世運主場館的屋頂採用綠建築的概念,使用了8844片玻璃壓縮的太陽能光電板做為棚架,除了可達到70%的遮光效果外,可滿足有賽事時的館場用電的7成電力需求,全年可自發電量達110萬度電,估計每年可減少66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耗資新台幣52億元的世運主場館由名列國際前十大建築師的伊東豐雄設計監造,建材全部是Made In Taiwan,利用百分之百可回收利用的建材。配合氣候導入風向,自然降低場館內的悶熱感,周邊的綠化生態水池可調節溫度,利用規劃巧思納入環保、永續、綠能的概念。
世運主場館太陽能屋頂像條巨龍似的閃著鱗片淺游於綠色的綠海之上,在南臺灣炙熱的陽光照射下,褶褶發亮,也為台灣的體育館場留下一個重要的環保印記。
• 挪威:布拉托卡亞(Brattørkaia) – Power House
位於Trondheim的Powerhouse是全球最北端的「負耗能」建築,其設計宗旨是為明日建築樹立新標竿──也就是從建設到拆除之完整生命週期當中,建築物自行產生能源必須大於消耗能源。這棟18,000平方公尺的辦公大樓位於港口旁,透過大樓後方的人行天橋連接至特隆赫姆中央車站(Trondheim Central Station)。Powerhouse每天的發電量是自身所需電量的兩倍,可自己發電,還能夠供電給周邊的社區、電動公車以及船隻,甚至將多餘的電力儲存起來,在光照時間較短的冬季使用。
• 西班牙 – Endesa Solar Pavilion
位於巴塞隆納的 Endesa Solar Pavilion,則將太陽能的應用推向了全新的維度。這座建築原型大膽地宣示了「形隨能源而生」(Form Follows Energy)的設計哲學,挑戰了傳統建築「形隨機能」的思維。它的外牆由木材與太陽能板構成,並使用數控工具機進行數位化調控,使太陽能板角度會根據太陽路徑動態調整,讓建築在向陽面主動吸收能量,而在背陽面則保持封閉提供保護。這不僅讓建築實現能源自給自足,更使它成為一個能與環境對話、向大眾展示其環境友善行動的體現。
• 丹麥:教育的新篇章,哥本哈根國際學校-
C.F. Møller Architects 為哥本哈根最大的國際學校。建築團隊使用了超過 12, 000 片海洋綠的太陽能板覆蓋在建築外牆,深淺不一的方格相互錯落,看起來就像是被鋪上一層漂亮的馬賽克磚般。這些藍綠色的太陽能板每年可以為學校提供一半的消耗能源,同時也能作為 Nordhavn 的新美學地標。本案採用特殊技術讓太陽能板成為美麗的藍綠色,使建築外觀巧妙融合港邊海景。它向學生、家長與整個社區傳達一個清晰的訊息:教育與永續密不可分,太陽能不僅是發電設備,也是最貼近生活、啟發靈感的綠能教育場域。
企業生產力的永續引擎
當企業將太陽能融入總部設計,這不僅是為了節能,更是向世界傳遞其品牌的永續價值觀。太陽能讓企業、工廠從單純的生產空間,蛻變為兼具創造再生能源且實踐永續理念的現代化建築。
• 美國:APPLE
未來的宇宙飛船,Apple 總部
Apple 的新總部以其環形玻璃外觀和屋頂上大面積的太陽能板聞名。這些太陽能板不僅為這座巨大的建築提供電力,更使其從空中俯瞰時,宛如一艘未來世界的太空船,充滿了對創新與科技的想像。這是太陽能系統在建築設計中,最宏大、最具代表性的應用之一。
• 美國:TESLA
超級工廠的未來主義,Tesla Gigafactory Tesla 的 Gigafactory 位於內華達州,不僅是電動車的生產基地,更是一座由太陽能板覆蓋的「能量巨獸」。這些太陽能板不僅發電,其流線型、與廠房結構一體的設計,也讓這座工廠充滿了未來主義的視覺張力,完美呼應了品牌的前衛形象。
當太陽能成為建築的靈魂,永續就是未來
從靜謐的鄉間農舍,到喧囂的城市地標;從溫暖的排屋住宅,到磅礴的企業總部。我們見證了太陽能板如何從單純的發電元件,華麗蛻變為定義建築美學、展現永續精神的關鍵語彙。
太陽能板不再是建築的「加法」,而是從概念之初便融入設計的「乘法」。我們相信,透過設計的力量,太陽能將徹底改變城市的風貌,讓每一棟建築都成為永續未來的靈感。它讓建築不只是被動地消耗能源,而是主動地與環境互動,創造出更美、更聰明、更具生命力的空間。這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人類對地球未來發出的莊嚴承諾。
透過這些遍佈世界的精彩案例,我們相信,在建築師與設計師的巧手下,太陽能將徹底改變城市的風貌,讓每一棟建築都成為閃耀著光芒的永續靈感。這場太陽能與設計的交響曲,才剛剛奏響,而我們正身處其中,共創永續,打造未來。
參考資料:
高雄國家體運場 全球第一座具有1MPW(百萬瓦)太陽能發電容量的綠建築場館
漂浮海上的馬賽克貨櫃!用一萬兩千片太陽能板組成的丹麥國際學校
Powerhouse Brattørkaia, Trondheim, Norway-挪威特隆赫姆 布拉托卡亞供能大樓
IAAC develops endesa solar pavilion for barcelona's 2012 smart city expo
Apple now globally powered by 100 percent renewable energy
Apple’s New Campus Hosts the Country’s Largest Solar Commercial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