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鴻電力

太陽能板助台南山花園水道博物館獲城市品質金質獎

太陽能板助台南山花園水道博物館獲城市品質金質獎-FU

2023年城市品質金質獎揭曉,綠能工程類有16項工程獲獎,其中山上花園水道博物物光電車棚是唯一一場停車場案,文化局表示,館方利用環境優勢,在東西側停車場架設太陽能發電設施,完成後,不但解決遊客車輛受烈日曝曬之苦,預估年發電量約107萬度,呼應環境教育及永續發展理念。

文化局長謝仕淵指出,建設超過百年的水道博物館當年雖然是用來潔淨民生用水的設施,但設計上也別具匠心,當年就能藉巧妙採光、結構挑高與善用建材特性,克服能源稀少、環境悶熱等問題,可說是現代環保意識先驅,開園以來館方積極推廣,已成為融合文化及環境教育場域。

太陽能板助台南山花園水道博物館獲城市品質金質獎--02

他表示,近年來中央為促進再生能源發展,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再生能源建置,知名旅遊平台也將台南列為全球十大永續旅遊目的地。文化局在市長黃偉哲指示下,透過公開招標與國內知名的茂鴻電力合作,在原本空曠的停車場搭建太陽能板,既可服務遊客,還可增加再生能源供給,一舉數得。

館方指出,此次綠能工程類獲獎單位多為學校光電球場或屋頂設施,水道停車場是唯一結合停車場的公共設施,除了發電以外,每年減少545.011公噸碳排量,環保之餘,收入又能挹注市庫,此次再獲城市品質金質獎,顯示推動方向受到肯定。

更多消息
Solar Architecture
太陽能建築的永續協奏曲:當陽光成為城市肌理
如果說住宅是陽光與美學交織的微型詩篇,那麼城市裡的企業總部與公共建築,就是永續發展與城市建築的設計協奏曲。在寸土寸金的都市叢林中,採用太陽能板來妝點建築立面,讓建築與陽光共構,結合綠植、融入陽光、混和光線。陽光,成為城市的肌理,注入光明、溫暖與能量。我們將探索這些令人驚嘆的城市建築案例,看太陽能如何讓剛硬冷冽的建築,重新定義並為其充滿生命力。
Residential solar home-Sweden_1
陽光與設計的詩篇:當太陽能成為建築的靈魂
在追求永續的浪潮下,建築不再只是遮風避雨的硬體,而是與環境共生、展現美學的藝術品。太陽能板,這片曾經被視為科技發電元件,正透過設計師與建築師的巧手,華麗轉身為建築最亮眼的主角。它不僅提供源源不絕的潔淨能源,更成為定義建築風格、彰顯時代精神的關鍵元素。讓我們來看看世界各地的太陽能建築,如何結合美學與永續,激盪出環境友善的創新設計。
ECO
太陽能板真的有毒嗎?認識它,了解它,不怕它
在德國,太陽能是自1990年代開始帶領國家邁向能源轉型的先驅;在美國,它是大型電網及家庭自主發電的象徵;在日本,太陽能在2000年代蓬勃發展,與建築及自然和諧共存;在許多國家,發展太陽能,是提升能源自主,為國家注入永續動力的重要措施。 在台灣,太陽能同樣為我們點亮未來。然而,這些正面、積極的價值,卻時常被『太陽能板有毒』的傳聞所掩蓋。當國際社會持續前進,我們需要以開放的心態與科學的視角,重新認識這項重要的綠色科技。
免費專人評估

從專案申請 ▶ 系統架設 ▶ 長期維護的專業服務